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李致远〔元代〕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何处楼台,笛声悲动?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寺庙里传来傍晚的钟声,一阵阵蝉鸣送走了落日。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什么地方的楼台上,传来悲怨的笛声?鬓发早已斑白秋夜这样漫长。巫山神女虽相隔重重山峰,也遮不断对她相思的梦。

注释
梵宫:即佛寺。
半规:圆形为规,半规即半圆。
二毛:鬓发斑白。
楚峰:指四川、湖北两省边境的巫山一带,有十二峰,其中神女峰最奇。

参考资料:完善

1、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976-977页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致远滞留在楚地寄居在僧寺里,作为一个儒家士子,他盼望着乘驷马车,戴黄金冠,然而生不逢时,离乡多年,只落得蜇居梵寺的下场。正值秋季,他看着寺庙漫山的树叶由绿转黄,又在渐渐强劲的秋风中飘落,清泠凄清的秋夜撩拨起他无限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这首小令。

参考资料:完善

1、 林香娥编著·元曲流行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12

赏析

  小令开头用“梵宫、晚钟”,傍晩时分,古钟响起,暮色渐渐笼罩佛寺。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夜,作者心中不由泛起一阵孤独凄凉之感。秋日的蝉声显得格外嘹亮,声声传入他的耳中,更增添了其内心的苦闷和孤寂。“落日蝉声送”也点明了此时的时令。“半规凉月半帘风”,夜色降临后,凉月升起,一袭凉风款款而至。自古而今,月亮最能勾起文人骚客的思念和愁绪,作者也不例外。在凉月、秋风营造的凄凉秋夜图下,内心的惆怅和寂寥愈发浓烈,“骚客情尤重”。秋景秋声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间更见其内心的痛苦。远处的楼台上传来阵阵笛声,不知何人在这寒夜里吹响哀笛,勾起了曲人的哀思:家乡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在为自己赋笛一曲,岁月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小令前两句写佛寺的晚钟、秋蝉声;三四句写佛寺的月亮和凉风;五六句写远处楼台传来了凄凉的悲笛之声;七八句写相思。全曲含蓄隽永,余味悠然;其间用语考究,押韵,抒发作者秋夜中的一段相思之情,他的情感在这孤寂的秋夜里愈发显得浓烈,给人以无限的怀想。

李致远

李致远

李致远[元](1261-约1325)字致远。工曲,今仅存还牢末剧一种,散曲散存太平乐府等选本中。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末》。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20篇诗文  1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碎金鱼

《宋史》 《宋史》〔元代〕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周德清〔元代〕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乔吉 乔吉〔元代〕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