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白榆关外吹芦叶
蒋平阶〔明代〕
白榆关外吹芦叶,千里长安月。唱妆马上内家人,犹抱胡琴学唱汉宫春。
飞花又逐江南路,日晚桑干渡。天津河水接天流,回首十三陵上暮云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榆关外,芦叶在风中作响,月光洒满千里之外的长安。刚梳妆好的宫女坐在马上,还抱着胡琴学着唱那汉宫的春色。
飞花又追逐着通向江南的路,傍晚时分来到桑干渡口。天津的河水浩渺如与天相接,回头望去,十三陵上的暮云正凝聚着愁绪。
注释
汉宫春:汉代宫廷的乐曲。
简析
此词以边关芦叶、长安明月起笔,托出苍凉意境。马上宫女抱琴学唱汉宫春,在异乡模仿故土风情,藏着对往昔的眷恋与身份的错位。转笔写飞花、桑干渡,由塞北到江南,空间流转中见漂泊感。末句天津河水接天,十三陵暮云含愁,将个人情思拓至历史沧桑,于景物勾勒中凝满家国之痛。
蒋平阶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大鸿。诸生。工诗文,性豪隽,有古侠风。辑有《东林始末》。 5篇诗文
花史馆记
归有光〔明代〕
子问居长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风,相与慨然太息。而子问必挟《史记》以行。余少好是书,以为自班孟坚已不能尽知之矣。独子问以余言为然。间岁不见,见必问《史记》,语不及他也。会其堂毁,新作精舍,名曰花史馆。盖植四时花木于庭,而庋《史记》于室,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
夫四时之花木,在于天地运转、古今代谢之中,其渐积岂有异哉!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视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矣。自黄帝迄于太初,上下二千余年,吾静而观之,岂不犹四时之花也哉!吾与子问所共者,百年而已。百年之内,视二千余年,不啻一瞬。而以其身为己有,营营而不知止,又安能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也哉!余与子问言及此,抑亦进于史矣。遂书之以为记。
沉醉东风·忧旱
金銮〔明代〕
我则见赤焰焰长空喷火,怎能勾白茫茫平地生波!望一番云雨来,空几个雷霆过,只落得焦煿煿煮海煎河。料着这露水珠儿有几多,也难与俺相如救渴。
竹
徐渭〔明代〕
叶叶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丛作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