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行河堤上
韩愈〔唐代〕
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
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
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
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时分行走在河堤之上,环顾四周没有看见一个人。
枯黄的草蔓延到天边,与天上黄云连成一片,不禁感慨叹息,愁绪暗生。
夜晚归来躺卧在孤舟中,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直到清晨。
满腹计谋到底什么时候能施展出来,悲叹世事艰难,际遇坎坷。
注释
衰草:干枯的草。
际:连接。
展转:翻来覆去。
简析
《暮行河堤上》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日暮黄昏,诗人独自徘徊在河堤上,四面环顾而空无一人。衰飒的秋草与天边的黄云相连,对风景的感叹使其伤神愁思。深夜到来,他归卧孤舟,但辗转难眠,一直到清晨都不能安睡。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人世的感叹。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1755条名句
南湖早春
白居易〔唐代〕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江村
杜甫〔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上 一作:堂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蜀葵花歌
岑参〔唐代〕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