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捉船行

吴伟业 吴伟业〔清代〕

官差捉知为载兵,大知买脱中知行。
中知芦港且潜避,小知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来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知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知见不敢行,晓事篙师敛钱送。
知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候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知。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鼓插旗马头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官吏运兵捉民船,大船花钱得免捉中船。
中船躲入芦苇港,小船不知底细唱着歌走远。
官府昨下文书官吏如虎,迎风摇桨急追赶。
船夫捉襟露肘捉住头,背如土牛挨皮鞭。
船小无用苦哀求,争执不休路人围观。
前船见状不敢行,懂事的船工急忙给官吏来凑钱。
船户家家破费十千,等候官吏查点慢如年。
开船回走仍缴通行费,另外还摊派雇船的钱。
你没看见吗,
官府的大船没动用,插旗鸣鼓停靠在码头边。

注释
行: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多在铺叙之中暗寓讽叹。如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清代初期,战争频仍,船民除受繁苛的租税剥削外,其船只还常常遭官府强行扣压,被征往运输士兵。船民们为了营生,只好被迫向差官输纳银钱以求得解脱,再一次受到无理的盘剥。作者得睹船民百姓的苦难,而作此诗记述这种现象。

参考资料:完善

1、 潘同生编著. 中国经济诗今释[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04.第348-349页

赏析

  《捉船行》这首诗,反映了地方官吏在江南水乡借口军运,四处捉船、横加勒索、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诗分前后两个部分,共五层:第一层写官差捉船,第二层写吏役如虎,第三层写篙师敛钱买行,第四层写勒索样之多,第五层写官舫停泊码头。

  “官差捉船为载兵”,诗首句即点明捉船的因由,原来是“载兵”去镇压抗清武装,暴虐不仁之举更是为的残民以逞之行。“捉”字,与“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中“捉”,用法相同,写足了官差的横行,政治的黑暗。“为载兵”,点明了捉船目的,同时,也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调遣军队、镇压抗清斗争的罪恶行径。接着,就大船、中船、小船分别言之:大船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捉船行》是一首七言叙事诗。此诗写清初官吏借口军运,强捉民船,横加勒索的种种苛扰,揭露了恶吏借机敲诈勒索船民的罪恶行,反映出清廷暴虐统治下江南水乡的民生疾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腐败现象的愤怒情绪。全诗看似平平叙来,却隐含无限的沉痛于字里行间;同时,诗中综合体现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及绘声绘影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语浅意深、极富于现实意义。

吴伟业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239篇诗文  14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连环影·才睡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才睡。愁压衾花碎。细数更筹,眼看银虫坠。
梦难凭,讯难真,只是赚伊终日两眉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桃花

袁枚 袁枚〔清代〕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是谁家本师绝艺

陈维崧 陈维崧〔清代〕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白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别后寒灯孤馆,雨声萧槭,漫赋此词,时已漏下四鼓矣。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